天下一統(tǒng)的時候?qū)⒃俅蔚絹怼?/div>只是隋的命數(shù)太短,短到撐不夠一個甲子,便被唐所代替。
而唐,將走過五個庚子年。
04
公元640年180年的高昌古國終于撐不住了,亡在唐朝大將侯君集手里。
大唐開啟了它光耀萬方的時代。
吐蕃贊普棄宗弄贊(松贊干布)派遣相國祿東贊向唐太宗獻(xiàn)黃金五千兩,以及數(shù)百件珍寶做聘禮,請求娶公主為妻。
他成功了,一個16歲的宗室女子被封為文成公主,次年將遠(yuǎn)嫁吐蕃……
這個求婚場面,被大臣閻立本畫了下來,成為千古流傳的十大名畫之一,那就是《步輦圖》。
唐·閻立本·步輦圖公元700年武則天77歲了。六月,則天大帝改控鶴監(jiān)為奉宸府。
改不改其實沒啥不一樣的。還是熟悉的歌樂,還是那些俊美的少年。
諸少年中最俊美的張昌宗,常常穿著羽衣,乘木鶴于控鶴監(jiān)中為則天大帝吹笙,則天大帝則命朝中文士賦詩以美之。
這場面,不知是太美還是辣眼……
公元760年安史之亂還在進行中。
49歲的杜甫,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營建草堂,并寫下著名的《蜀相》:
丞相祠堂何處尋,錦官城外柏森森。
映階碧草自春色,隔葉黃鸝空好音。三顧頻煩天下計,兩朝開濟老臣心。出師未捷身先死,長使英雄淚滿襟。收復(fù)失地,匡扶天下,成了那一代人的夢。公元820年這年柳宗元已死,劉禹錫接到柳宗元的遺書與訃告,中心惘然。
53歲的韓愈也收到了柳宗元的訃告,為柳宗元寫了《柳子厚墓志銘》。
49歲的白居易在長期貶謫之后,自忠州召還,寫下《我身》:
我身何所似,似彼孤生蓬。
秋霜剪根斷,浩浩隨長風(fēng)。昔游秦雍間,今落巴蠻中。昔為意氣郎,今作寂寥翁。外貌雖寂寞,中懷頗沖融。賦命有厚薄,委心任窮通。通當(dāng)為大鵬,舉翅摩蒼穹。窮則為鷦鷯,一枝足自容。茍知此道者,身窮心不窮。中唐的才子們都老了。而晚唐的才子溫庭筠,這年才剛剛9歲,因為父親去世,兄弟姐妹四人隨母親生活。
公元880年 黃巢的大軍直指長安,田令孜率神策兵五百人擁僖宗逃離長安。
長安城大亂。
城破的時候,韋莊因為應(yīng)舉不第正暫時滯留在長安,他與弟妹失散,自己又生病臥床,兩年以后才離開長安逃往洛陽。
又一年后,他回憶亂中的長安,仍然心有余悸,于是寫成長安之亂的《秦婦吟》。
但亂后仍是亂,多年以后,韋莊終于決意去唐入蜀,做了蜀的丞相。
那時候,天下已亂,將亂成五代十國。
05
公元940年后蜀官衛(wèi)尉少卿趙崇祚編成《花間集》十卷。
《花間集》收錄溫庭筠以下晚唐、五代詞十八家,當(dāng)然,其中也有很多韋莊的詞。
后來歐陽炯為《花間集》寫了序,在序里,他說:這些亂世里的詞“鏤玉雕瓊”“裁花剪葉”,艷美無比。
而與這些鏤玉雕瓊的詞同時存在的,是一個烽火橫肆的亂世。
直到,這亂世被趙匡胤收攏成大宋。
06
宋·趙佶·瑞鶴圖公元1000年柳永十七歲,在福建崇安家里。
可能是在這一年,柳永讀到無名氏的《眉峰碧》:
“整破眉峰碧,纖手還重執(zhí)。鎮(zhèn)日看來未足時,忍便使,鴛鴦只。
薄暮投村驛,風(fēng)雨愁通夕。
窗外蕉芭窗里人,分葉上,心頭滴”。
據(jù)說柳永從這首詞里,悟到了作詞章法。公元1060年這年正月,丁憂三年的蘇軾跟著父親蘇洵、帶著弟弟蘇轍回到汴京,他們過荊門、渡漢水、到襄陽、游萬山,經(jīng)鄧州、唐州、葉縣、許州,一路上結(jié)成父子三人的《南行后集》。
二月抵汴京。
這年,蘇軾25歲,蘇轍22歲。
北宋政壇、文壇的兩顆新星,正冉冉升起。
公元1120年南方的睦州青溪,爆發(fā)了方臘起義。
這年岳飛18歲,還在真定府湯陰縣里。
31歲的韓世忠以偏將身份,參與鎮(zhèn)壓方臘起義,隨后又在燕山等地以劣勢兵力與敵軍作戰(zhàn)。
他們都不知道,在內(nèi)有民亂、外有金兵的夾擊中,北宋最多只剩下七年時間了。
七年以后,他們將為南宋的半壁江山浴血奮戰(zhàn)。
公元1180年 40歲的辛棄疾,為加強地方鎮(zhèn)壓“盜賊”的力量,募兵一千八百人,加以訓(xùn)練。
同年冬,南宋孝宗為這支兵力賜名湖南飛虎軍,遙隸步軍司。
此年前后,辛棄疾在湖南耒陽道上遇到故友張?zhí)幐�,傾蓋相接,把襟話舊,寫下《阮郎歸·耒陽道中為張?zhí)幐竿乒儋x》相贈:
山前風(fēng)雨欲黃昏。山頭來去雪。
鷓鴣聲里數(shù)家村。瀟湘逢故人。揮羽扇,整綸巾。少年鞍馬塵。如今憔悴賦招魂。儒冠多誤身。寫下少年鞍馬塵、儒冠多誤身的時候,辛棄疾不知道,滅亡南宋的不是金,而是蒙古。公元1240年這時候,蒙古已滅了金。
金亡后,元好問長期奔波,棲棲遑遑,此時方才在家鄉(xiāng)秀容安頓下來,著手準(zhǔn)備編寫《金史》。
元好問有才,耶律楚材曾傾心結(jié)納他,但他已無意出仕。
有意思的是,元代的經(jīng)典文體——曲將在他手中草創(chuàng)而成。
它們將在唐詩宋詞之后,在元的時代里璀璨競放,后人稱為元曲。
07
元 趙雍 孤鶴橫江圖公元1300年雜劇大家關(guān)漢卿可能卒于這一年。
關(guān)漢卿曾是金國太醫(yī)院尹。
金亡以后,關(guān)氏一家可能都在安國縣伍仁村安身,后來又遷往燕京,在燕京,關(guān)漢卿曾肆意歡縱——“玩的是梁園月,飲的是東京酒,賞的是洛陽花,攀的是章臺柳”,他可能自己都沒有想到,日后雜劇在他手中搓圓捏扁,任意揮灑,他竟然玩成了一個元朝雜劇之父。
公元1360年正月,張士誠取濠、泗、徐、邳等州。
三月,鳳陽人朱重八(朱元璋)征浙東名士劉基、宋濂、章溢、葉琛到建康。
閏五月,陳友諒陷吳太平,殺徐壽輝,自稱漢帝,年號大義。
但是他不知道,這個江山將在8年后,由朱元璋來掌控,這一年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朱棣出生,后來成了明成祖。
08
明·仇英·清明上河圖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宣布遷都北京,迎來北京城今后將近600年的首都之位;
之后朱棣建立東廠,由宦官直接指揮,從事特務(wù)活動,監(jiān)視臣民,開明朝宦官干政之端。
公元1480年成代十六年,嚴(yán)嵩出生。
二十五年后,他將金榜題名,逐漸走上權(quán)臣的道路,專擅明朝國政達(dá)二十年之久。
公元1540年這一年,明朝雖然已經(jīng)不復(fù)永樂時代的鼎盛,但總的來說,還是很太平的。
但是,平靜之下,又隱藏了許多暗流。
比如三十五歲的嘉靖皇帝還算勤政,但已經(jīng)開始有了喜歡煉丹的愛好。
后來權(quán)傾朝野的大奸臣嚴(yán)嵩,這時已經(jīng)因為“大禮議”一事,逐漸步入大明的核心決策圈,做了禮部尚書。
若干年后,這些暗流將會把明朝攪得天翻地覆。
史學(xué)界,一直有一種很偏激的觀點,叫做“明朝之亡,實亡于嘉靖”。
公元1600年廣東南澳七級地震,震中震感達(dá)到九級。
歐洲也開始由“文藝復(fù)興時期”開始向“巴洛克時期”進行過渡。
而我們的鄰國——日本,在這一年也開始了“德川幕府”的時代。
09
清·吳歷·云白山青圖卷公元1660年八月,董鄂妃去世后,順治皇帝十分悲痛,為之輟朝五日,隨即下旨追封為皇后。
次年,年僅24歲的順治帝去世。
這一年,南明大將李定國大敗緬軍,但緬甸拒絕交出流亡到此的南明永歷帝。
兩年后,緬甸將永歷帝獻(xiàn)給吳三桂,永歷帝在昆明被絞死,明朝皇統(tǒng)徹底滅亡。
公元1720年康熙用兵西藏,并在驅(qū)逐準(zhǔn)噶爾部出西藏后,在平逆將軍延信的主持下,著手進行西藏政權(quán)的體制改革。
公元1780年這一年,中國人口歷史上首次破億。
乾隆皇帝將十女“固倫和孝公主”許配給了寵臣和珅之子,自此君臣成為親家。
還開始了第五次南巡,以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。
看起來,一片盛世繁華。
公元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(zhàn)爭爆發(fā),中國古老封閉的大門被強行打開。
前一年,龔自珍已在他的《已亥雜詩》中敏感地捕捉到了“盛世”中的危機信號:
少年擊劍更吹簫,劍氣簫心一例消。誰分蒼涼歸棹后,萬千哀樂聚今朝。(《已亥雜詩》其九十六)當(dāng)然,后世的讀者更喜歡他的《己亥雜詩》其五:浩蕩離愁白日斜,吟鞭東指即天涯。
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。公元1900年庚子事變爆發(fā)。
“義和團”縱火焚燒教堂,隨即慈禧太后對英、美、法、俄、德、日、意、奧八國宣戰(zhàn),八國遂組成侵略聯(lián)軍,于1900年6月,進攻北京。
慈禧和光緒穿上漢人衣服倉皇逃向西安。
進入北京城的八國聯(lián)軍,特許軍隊公開搶劫,中國百姓遭到沉重摧殘,無數(shù)珍寶被掠奪,以圓明園為代表的大量建筑也被焚毀。
這場災(zāi)難被稱為庚子國難。其后,清廷又開始一連串的議和和賠款。
其中,4.5億兩白銀的巨額庚子賠款,則把這種恥辱推向了高潮。
通過這2000多年的“庚子”事件,讓我們體會到了每到“庚子年”都會發(fā)生多多少少的事情,有好有壞。所以,庚子是福是禍,過了再說。
當(dāng)我們積極應(yīng)對,生活總會回到正軌。
立春過后,庚子伊始。
愿所有的苦難都會過去,愿所有的平安喜樂都與新春同來。
看更多走心好文章
請長按下方圖片
識別二維碼 關(guān)注洞見
3秒加星標(biāo),再也不擔(dān)心找不到洞見君↓↓
你若喜歡,為洞見點個在看哦 ![]()